慧聪网:现在,提起防伪,大家存在一个困惑。您生产的是防伪产品,可是如果这些产品既卖给我,也卖给别人,这么一来不就不防伪了吗?
姚博士: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回答您。首先,大家有关防伪的观念需要改变。防伪的概念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唯一的防伪材料,否则也就没有防伪这个行业产生。防伪的概念应该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给仿冒分子的仿冒带来足够的难度,让他不能轻易地仿冒你的产品,这就是防伪,绝对的防伪是不存在的。
以人民币为例,人民币是一个防伪的典范产品,是集多种防伪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防伪产品,谁也不会否认人民币具有防伪功能。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人民币采用的20多种防伪技术,哪一个也不是绝对的。虽然人民币有一些绝对保密的,只有一些专家知道的防伪技术,但就技术本身而言,也没有绝对模仿不出来的,只不过是他们保密不说罢了。反回来再说,既然人民币的所有防伪技术都不是绝对防伪的,那人民币是不是谁都可以印呢?肯定不是的。可是人民币有没有仿冒的呢?肯定有,现在收过假币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只不过有的模仿的差一点,有些模仿的更像一些。比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含量更高、更复杂的美元,也照样有仿冒的,有的甚至你检查不出来。所以,对于应用防伪技术的企业,不应该把防伪的概念绝对化。
再者,像我们这样一些正规的防伪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非常重视自律,非常注重保护客户的秘密。我们所有的客户资料是保密的,而且我们认为这种保护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己。如果你把这个市场搞乱了,失去了公信度,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防伪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每个企业也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够健康发展。如果急功近利,使假冒分子得到了防伪的技术或产品,你的生意可能红火一时,但很快就会完蛋的。
还有,我们提倡一种综合防伪的概念。其实这个说法。我们早在7、8年前就已经提出。既然任何一个单一技术都不可能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防伪效果,不如将几种防伪技术组合在一起,这样,仿冒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我们北大德力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4大系列的防伪产品。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每个客户,提供的都是个性化的服务。我们每个客户都有自己单独的配方,并有详细的客户档案。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一些防伪油墨,融合了3、4种不同的防伪技术和防伪功能。比如我们与海关合作搞的产品,一种油墨里就融合了5种防伪技术。即便是我们的同行,恐怕也很难剖析明白究竟包含了哪些技术。虽然这样做的难度非常大,管理起来也很费劲,但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对自己客户的一种责任。
慧聪网:有一点我不理解。现在,防伪技术越来越复杂,那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辨别起来也很费劲了吗?
姚博士:这个问题也曾经是我们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就是防伪技术诞生初期,主要是以消费者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而现在,则逐渐转变为以监督管理部门识别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对这一点,我们也有自身的体会。我们原来给一些烟厂生产的防伪油墨他们会进行宣传,可是现在他们对应用的防伪技术就不说了,而使之成为一种暗记。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为了在监督监管的时候,能够更容易查出来,是为了能够跟踪哪方面出了问题。如果再宣传,很容易让别人跟风仿冒。像我们的一个客户,用我们的防伪技术已经3年了,至今没有发现能够仿冒的。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国外的一些商品,在商标等一些地方,采用的防伪技术,从复杂程度上讲,不亚于钞票的防伪,都绝大多数企业是不说的,而是作为一种暗记。这些做法,都可以理解为为了监管。
慧聪网:如果是这样,那今后法制健全了,是不是防伪行业的寿命也就到头了呢?
姚博士:您的问题也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确实有人认为,随着国家法制的建立健全,防伪行业会消失。像我们北大德力在建立过程中,当时的有关领导就认为这个行业没出路。目前看,这种想法实在是多虑了。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执行力度都要比我们高得多,但是这些国家的防伪行业照样能够茁壮成长,而且这些国家的防伪技术还在不断发展。
另外,只要人的趋利的本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会有人为了利益而不顾法律,去仿冒别人的东西,去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去铤而走险。今后我们国家发展了,一方面会有相对落后的国家仿冒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仿冒分子的技术水平也在发展。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防伪行业,也是在与各式各样的仿冒分子的不断斗争中得到发展的。
慧聪网:我们倒希望您的道永远比魔高!
姚博士:谢谢您!我们也希望这样,而且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